市场简讯
2003年1~8月,尽管受到“非典”疫情影响,我国食品土畜行业进出口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据海关统计,2003年1~8月,我国食品土畜行业进出口总额达362亿美元,同比增长27.4%。其中,出口196.6亿美元,进口165.8亿美元,分别比2002年同期增长19.4%和38.5%。 一、出口优势产品遭遇壁垒扩大,出口利少弊多 从2003年1~8月的出口情况显示,拉动目前食品土畜行业出口增长的主要产品是谷物和油籽,另一类是来料加工复出口的商品。 2003年1~8月,我国谷物和油籽出口总额达20.3亿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7.1亿美元,同比增长54%,为平均增幅的1.78倍。其中,玉米增长57.4%,大米增长51.3%,小麦增长131%,花生增长52.2%,我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等粮食主产国收成不佳。 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统计,2003年1~8月,来进料加工复出口商品的出口额为52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增幅较大的有木材(增长31.6%)、皮革原料(增长25.4%)和水产品(增长17.1%)。虽然这类商品出口增幅小于谷物、油籽类商品,但由于基数大,对土畜产品出口总体增长的拉动也非常明显。 与这两类商品相比,我国的优势农产品增长势头平缓,增幅大大低于平均水平,一些重点产品的出口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频频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阻碍。 例如,烤鳗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点商品,出口额为7亿美元/年,主销日本。为保护日本鳗农的利益,日本政府近3年来每年在鳗鱼贸易上设置贸易壁垒。2003年以来,又对我国出口的烤鳗实施“恩诺沙星”检验,并设置了极不合理的检测标准,使我国对日本的烤鳗出口严重受阻。受此影响,2002年1~8月,我国烤鳗出口下降20.6%。我国蔬菜及加工蔬菜出口额约为30亿美元/年,2001年,我国对日本出口蔬菜达12.5亿美元;2002年初,日本对我输日蔬菜采取了一系列歧视性的检验措施,设置贸易壁垒,致使2002年我国对日蔬菜出口下降13.7%,出口金额减少了1.2亿美元。2003年2月26日,日方解除了对进口商进口中国产冷冻菠菜的禁令。但时过3个月,日方又以其检疫所检出原产于中国的两例冷冻菠菜“毒死蜱”含量超标为由,再次通知日本进口商实行进口禁令。受此影响,我国对日本冷冻菠菜出口在2002年下降47%的基础上,2003年1~8月继续大幅下降67%。 总体看来,2003年第四季度,我国农产品扩大出口的有利因素减少,不利因素增多。(1)“非典”疫情仍有一定滞后影响。2003年4~6月,来华考察、签约的外商骤减,我国企业出口推销也受到限制,由此带来的订单减少仍会对四季度出口产生不利影响。(2)2003年我国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受灾地区的农产品生产受到较大影响,造成出口成本增加。(3)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粮食和油料出口增幅可能回落。(4)优势农产品出口仍将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制约。 二、进口传统产品内需旺盛,进口增长空间较大 2003年1~8月,我国食品土畜行业进口情况显示,进口金额居前几位的主要是:大豆(37亿美元,同比增长194%);木材及木制品(31亿美元,同比增长13%);皮革原料(249亿美元,同比增长16%);动植物油脂(16.9亿美元,同比增长114%);以及水产品(11亿美元,同比增长9%)。 据分析,2003年第四季度,我国食品土畜进口仍可能保持较大增幅;首先,豆油、菜子油、棕榈油、大米等关税配额产品的余额较大。2003年配额数量分别为281.8万吨、101.86万吨、260万吨和465.5万吨。2003年1~8月分别进口了90万吨、6万吨、215万吨和19万吨,进口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其次,大豆、棉花、木材的国内需求仍然旺盛,进口仍会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 2003年,我国农产品,尤其是优势农产品出口面临着严峻形势。国际上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对我出口产品实行反倾销、采取保障措施和设置各种技术性壁垒限制,已经成为我行业出口发展的主要障碍。企业开拓市场困难,潜在风险加大。要想获得长期稳定的贸易增长,食品土畜行业必须在提高商品整体质量、加强行业凝聚力上下大力气。我们在维护传统市场的稳定和有序发展的同时,一是要积极应对,排除来自多方面的保护主义措施的干扰,确保传统的大宗商品出口市场的稳定和渠道畅通;二是要加大对新市场、新商品的开发,贯彻“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不断提高我国出口农产品的档次。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