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2003年我国钢材价格震荡上行
2004-01-18

2003年我国钢材价格震荡上行

一、2003年钢材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原因
  2003年,中国钢材市场价格呈现震荡上行的基本格局。据有关部门测算,到2003年11月底,全国钢材价格指数累计比2002年同期上涨近20%。进入2003年12月后,钢材价格还在继续上涨。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提供的数据资料表明,到2003年12月25日,全国螺纹钢市场价格攀升到了3880元/吨,两个月内上涨了500元/吨,比2003年初上涨了1500元/吨;同期螺纹钢的出厂价格也达到了3600元/吨;其他主要钢材品种,如线材、中厚板、薄板等价格均出现了强劲上涨势头。
  2003年钢材价格为何会出现如此大幅度的上涨?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国内需求旺盛。2003年,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轮新的增长周期。一些主要经济增长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等,都创下了近年来的较好水平,并由于带动此轮经济增长主要因素为技术改造、房地产、汽车等钢材消费强度很大的产业,由此带动了钢材消费的旺盛增长。初步估算,2003年,中国钢材消费量超过2亿吨,与2002年相比,增长幅度超过20%,大大超出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2003年,中国保持全球钢材消费第一大国地位,从而奠定了钢材价格走高的基础。
  2.国际钢材价格水平上涨。2003年以来,美国、日本、欧盟等工业发达国家经济也出现了全面复苏的势头,俄罗斯等转轨国家经济增长势头也很强,全球钢材消费有很大的增长,特别是中国需求增长的因素,已经成为世界钢材消费的发动机,刺激了全球钢材价格的上涨。2003年,中国钢铁产品进口量将达到或者接近4300万吨,同比增长40%左右。2003年12月中旬,全球钢材价格指数已上升到了106.8,创下历史新高,我国进口较多的板材类产品价格更是大幅度上涨。
  3.原料成本提高的推动。2003年,中国钢材产量预计可以达到或者超过2.3亿吨,比2002年增长20%左右,几乎是美国、日本钢材产量的总和。由于中国可用于钢铁生产的原料,如铁矿石、废钢等资源有限,相当大的部分依赖进口,2003年仅铁矿石就进口了1亿多吨,自然会提高全球的钢铁炉料价格,强力推动中国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据有关资料,2003年11月,国内铁矿粉涨幅达220~250元/吨,河北地区达到了800~820元/吨,山东达到了850~900元/吨;而生铁价格将近2500元/吨,比2003年10月底上涨250~300元/吨。国际市场,日本生铁进口价格达到235~240美元/吨(到岸价),韩国达到222美元/吨(到岸价)。有关专家认为,到目前为止,钢铁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步伐仍没有停止的迹象。
  4.投机资金推波助澜。近10年来,国内市场上用于追逐最大利润的“游资”不断增多;一些人员的收入急剧膨胀,也在寻找投资途径;近两年股市的低迷使得大量资金涌入商品市场,其中就包括钢材市场,如近两年从事钢材贸易的人员明显增多,从而造就了“钱比货多”的通胀环境。有迹象表明,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出现了一些资金大户和钢材经营大户,利用一些有利于投机因素,如运输紧张等,调动大量资金,一段时期吃进和囤积货物,联手提价,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上述涨价因素。
  二、2004年钢材价格走势
  总体来看,2004年,中国钢材市场依然看好,市场价格继续坚挺,需求旺盛和原材料成本的提高共同构筑了价格坚挺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国内外价格的谷底回升阶段基本结束,市场价格上升到了高风险价位,因而全年钢材价格的波动次数明显增多,波动幅度明显扩大。相应地,钢材生产和贸易的风险也随之明显增大。
  1.市场价格继续坚挺
  (1)消费需求依然旺盛。2003年,中国钢材消费总量虽然很大,但人均水平较低,这方面的增长潜力深厚;中国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后,预计2004年国民经济还将保持较高水平,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和利用外资等指标看好,都使得中国钢材消费的绝对性增长和转移性增长都很强劲,因此新一年内钢材消费需求依然旺盛。全年增幅保持在两位数,消费量向3亿吨靠拢。从国际市场环境来看,2004年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经济复苏速度进一步加快,一些钢材生产大国的国内钢材需求明显增加,富裕产能的空间不大。
  (2)原材料成本的支撑。2003年中国因素刺激全球钢铁炉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因素在新一年内继续存在,而且更为明显。随着2004年中国钢材产量的进一步增加,以及其他国家前期关闭产能的不断恢复,全球钢铁企业争夺矿石、废钢的竞争将更为激烈,上述资源将出现全面供应紧张局面,必将刺激其市场价格的强劲上涨;现有迹象表明,2004年中国电力供应较为紧张,钢铁企业作为能耗大户,不仅要承受电价上涨,而且还有可能对钢铁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产生消极影响;此外,新一年还有可能出现运输全面紧张的局面,不久是国内运输紧张,而且国际市场上,铁矿石、废钢、重油等运费也会上涨,其结果自然要推动运输成本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出现意外,预计2004年中国钢材价格继续坚挺,甚至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2.上涨空间有限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004年钢材价格即使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但其涨幅有限,明显低于2003年的水平。(1)从国内外市场来看,全球性的钢材价格谷底回升阶段已经结束,价格已经进入了较高水平,钢铁企业的利润不薄,目前,国内钢铁投资热就是一个证明。(2)钢材涨价因素向下游的传导路径并不通畅。2003年,全国商品价格形势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同产品间市场价格升降并存。在钢材价格强劲上涨的同时,一些下游产品,如许多消耗钢材的机电产品,包括家电产品,因为产能过剩,竞争十分激烈,其销售价格不升反降,有些产品虽然也开始提价,但难以同步上涨。因此,钢材等原材料成本抬高的因素不能全部地、通畅地向下游产品转移。这就限制了钢材价格进一步大幅攀升的空间。
  3.剧烈动荡难以避免
  2004年钢材价格形势的重要特点之一是进入了更为动荡的时期,不仅波动次数增多,而且波动幅度明显扩大。(1)市场价格进入了较高水平,高价位就意味着高风险,上升压力越来越沉重,随时都会下跌,但下跌后又会因为成本和供应等问题而触底反弹,在投机资金的推波助澜下,其剧烈动荡也就在所难免。(2)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如建筑用钢材主产地在北方地区,而南方地区的消耗量并不比北方少。这就使得钢材供求形势在不同的地区会出现不同的状态。以前在运输通畅时,这个问题并不突出。2004年,全国运力可能出现的紧张状态,会使得资源富裕地区的货物难以及时向紧张地区流动,必然会导致不同地区的供求差异。价格差异和价格的较大幅度波动。(3)美国取消201条款后,中国钢材进口的管制更为松动。
  国内市场价格的事后调节,运输途径的不畅,有可能出现钢材进口集中到货的情况,这样,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资源的供应也不均衡,往往与实际需求出现较大脱节,从而为价格的波动提供了条件。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