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2005年中国纺织对欧盟出口得到解放之后,其分裂性冲击被限制在一个公平狭窄的产品范围之内。 2005年这些类别的纺织品进口出现绝对增长,而价格深度下跌。在这些类别中,有10类产品受到6月10日欧-中纺织协议的制约。 2005年1月1日欧盟解除了纺织配额,在这些解除配额的产品中,中国的市场份额急剧增长,而欧盟传统的供货国家的市场份额则减少,主要是亚洲国家,还有北非和 ACP国家(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沿岸国家)。但欧盟的纺织品进口仅小幅增长,不论是2005年1月1日解除配额的35类产品,还是整体纺织进口,情况都一样。 自2005年9月之后,受6月10日协议管制的中国产品进口增幅明显回落。2006年一季度,来自中国的进口绝对减少,单价则提高。 2005年1月1日解除配额之后的贸易趋势 总体上,2005年中国对欧盟出口金额增长42%,数量增长36%。在2005年解除配额的类别中,按金额计算,中国的市场份额增长130%,按数量计算,市场份额增长82%。这意味着单价大幅下降。2005年,中国、印度、美国和土耳其是这些产品的主要供货国,出口均见增长。印度出口金额增长18%;美国增长14%,土耳其增长4%。 但欧盟的其他供货国的市场份额被挤占。涉及被解除配额的产品,所有主要的其他供应国家的市场份额都见减少。巴基斯坦、印尼、泰国、韩国、菲律品、中国台湾、香港特区和澳门的出口金额都出现倒退。从泰国减少10%到韩国减少50%。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以前属于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市场份额被中国取代。 2005年来自ACP国家(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沿岸国家)的纺织品出口减少17%,毛里求斯对欧盟出口金额和数量减少大约14%。摩洛哥金额和数量减少大约10%。孟加拉基本维持了数量的市场份额,但金额减少6%,意味着价格下降。6月协议的一个目的就是减轻这些较容易受到伤害的生产国家的压力。 2006年一季度全世界所有类别的纺织品对欧盟出口数量减少11%。中国对欧盟出口数量减少12%,单价提高9%。主要原因是2005年6月对数量进行了限制,10种最敏感的纺织品对欧盟出口数量减少25-75%,而单价提高。其他类别的中国出口数量和金额持续增长,被视为贸易一体化的正常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六个主要供应国(中国、土耳其、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尼),中国出口减少12%,而所有其他国家则增长4%(土耳其)到24%(印尼)。 中国是欧盟纺织品出口的一个成长市场。 中国正在成为欧洲纺织品的一个主要成长市场;2005年出口增长15%,2006年一季度金额增长16%,虽然起点相对很低,年出口金额不到10亿欧元。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